02887538666

请输入关键词查找内容 全站搜索

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不要怕,我们这样陪ta来说话~

分类:发育迟缓 语言障碍 1141
1

朵朵语言发育相当迟缓,上幼儿园一学期了还没开口,一年了说话还要“配翻译”——班上只有几个老师能听懂她在说什么。

自朵朵开口后,大脚板开始记录朵朵的趣语。零零星星的,也记了一百多条了,除掉一些并不算多“高明”的圣诞,余下的整理整理,发个帖子也能发三季有余。

嗯,每次都大受好评呀,朵大姐的金句比大脚板的话要受欢迎。

上一周幼儿园举行升旗仪式。三岁多的朵妹崽有幸作为发言人,代表班级作国旗下的讲话。

幼儿园老师提前布置了任务,让大脚板快点写好讲稿,让朵朵背下来。

大脚板写的发言题目是:《不挑食,身体棒》。

教朵朵背的时候,朵朵说:我不想讲这个,我讲《早睡早起精神好》可以吗?

然后朵妹崽开始了自言自语:

小朋友,你们要早睡早起精神好哟!

如果你睡得太晚,你就会~长不高~~

如果你睡得太晚,你1二天就会~起不来~~

如果你睡得太晚,你上幼儿园就会迟到~~

如果你睡得太晚,你做早操也会没有力气~

如果你睡得太晚,爸爸妈妈也会生气,会罚站,还没有故事听……

所以,我们要早睡早起精神好哟!

有条有理有没有!逻辑严密有没有!还有排比有没有!

身为语文老师的大脚板妹崽简直是惊呆了!

连大脚板的学校也有很多朵大姐的粉丝哟!不少同事直呼:这样的金句王,给我生一打!(生一打……)

2

其实,只要父母平时巧妙引导,自家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同样棒棒的!

要不要说奶话?

生活中,你是不是这样的百变妈妈?

前一秒,明明还在就某件事认真地跟别人讨论、争辩,语速飞快,言辞激烈,妙语连珠:“我跟你说啊BALABALA……这件事儿这么BALABALA……你该这么处理BALABALA……”

转过身,马上变成另一种甜腻的腔调:“宝宝乖~~吃饭饭~~吃了饭饭睡觉觉~~啊~~~”

听得一旁的未婚青年不由得感叹:哇,当妈的这一身变音的本领,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呢!

的确,几乎所有的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,都不自觉地拥有了这种腔调,它叫“宝宝腔”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奶话”。

很多专家都建议父母以正常的语调面对孩子,不让孩子接触奶话。

理由是避免孩子以后再进行“二次学习”,彻底颠覆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“词库”。

大脚板妹崽曾经也深以为然,不但自己尽量不说奶话,也禁止家里人对她说那些奶里奶气的名词。

然而,后来又陷入了新的困局,形成了另一种腔调(其实这也是宝宝腔的一种)

“哇~~~ 这个是你做的吗?你怎么这~~ 么厉害呀!”

“哟!朵朵用粘土做了个小章鱼呢!真是太棒了!”

为什么妈妈们不自觉地会用宝宝腔的说话方式和孩子沟通呢?

著名育儿专家罗静给了答案:

“语言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掌握的好复杂的符号系统,而孩子要想在世界上更好地生存,必须在生命的1一年里学会一件事——从众多声音刺激中将母语区分出来,并对其产生特异性的感知能力。然后才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音、习得词汇,然后试着跟他人交流。”

语言是这么的复杂,妈妈们自然会发现,婴儿对拉长、放慢、夸张、拖音调、高音等“非常规声音”反应更加敏感。

对“吃饭饭”“鱼摆摆”等叠音词的习得度也更高。

那都是因为这样的声音能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语音、语调,从而帮助孩子进一步掌握母语。

研究表明,孩子对语音的感知是先于对语义的感知的。

比如,一开始,孩子不能够明白大人口中的语词有什么意义,但他们会首先注意到大从发出的声音的不同,甚至声音组合之间的差异……

甚至那些大人的话语中没有表达出来的关爱、责备、欣赏、厌恶、愉悦等等情绪,也会通过或快或慢、或高扬或低落的声调和语言韵律传递给孩子。

而妈妈们,在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,就已不自觉地使用“宝宝腔”跟小宝宝交流了,在帮助孩子更快地掌握本民族的语言以及潜在情感因素、听懂他人说话的同时,也无疑为孩子存活于世提供了更多的保证。

这不能不让我们惊叹于母爱本能的强大。

宝宝腔是母爱本能的反应!

有助于孩子在一岁前产生对母语的注意力!

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语音语调!

所以,学话前的宝宝,听点“宝宝腔”,又何妨!

3

一岁左右的宝宝,已具备将元音与辅音组合起来并不断重复发音的能力了。

然而这个时候的声音没有任何符号意义,不过也可以视作孩子语言发展的一大进步,说明孩子已准备好与他人交流的内外部条件了!

这个时候的孩子,自主意识开始萌芽,会与大人进行有目的的交流。

他们会张牙舞爪、会嗷嗷大喊、会哇哇乱叫、会摇头蹬腿。

每一个动作,每个声音都是在向大人表达他的需求。

宝宝会发出自己的独特的词汇——也许他是想让你抱起他,去拿柜子上那个可爱的玩具熊。

但是他却伸出小手,口中念叨着“哒嗒啵啵……”;也许他是告诉你他还想再吃一碗饭,他却一边敲着自己的小碗,一边说“啊呀呀啊呀咦咦”

当然也会有语言能力发育得早的宝宝,在这期间能发出简单明确的指令——“拿”“抱”“要”等,能与大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了。

而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能力,都是因为大人在过去的几个月来,一直在进行大量的、重复的语词灌输,当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,就有了初级的语言输出。

然而,很多妈妈(尤其是奶奶),简直成了五星级“宝宝语翻译大师”,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,“你一抬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”。

宝宝刚伸出手,玩具就递到了手中;宝宝眼神一飘,立马就知道他是想出门玩;宝宝不自在地吭吭两声,大人抱起娃娃就往厕所冲……

直是不要太善解人意了好吧!

嗯,是的。

朵妹崽在这期间,就遇上了一个特别理解她的保姆婆婆。

我们听起来完全无意义的咿咿呀呀,婆婆总是能准确翻译出来她的意思。

所以很长一段时间,朵朵的语言发育几乎可以说是停滞不前的。

大脚板和龙哥还是锲而不舍,每次跟孩子沟通时,都尽量给孩子提供更多的语言刺激:

“你是想要摇铃吗?摇铃、摇铃、这个是摇铃。”

“你刚才说呀呀,是想出去玩吗?妈妈好像没听懂,你刚才想做什么?”

“洗脸脸,洗脸脸,天天洗脸脸,我们朵妹崽,天天洗脸脸。”

大人好像是听不懂的样子,可又不是完全听不懂,每次都能猜两三次猜中她的意思,猜中后,又教她重复说几遍。

平时再玩一些能刺激语言发育的游戏,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积累词汇。

在孩子词汇积累期,父母要不怕念叨,不怕重复,多给孩子词汇上的刺激,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积累词汇。

4

两岁八个月后,朵朵终于进入语言爆发期了。(说实话,挺晚的)

在这之前,大脚板妹崽已经每天晚上讲三本绘本故事这样,坚持了一年多,坚持得几乎要万念俱灰。

别说交流了,让她复述我刚刚说过的句子,都很困难。

两岁八个月,四舍五入算都快三岁的孩子了,她每天上幼儿园,还对着老师叫“老鸡”;吃完饭了只会敲着碗说“八”;拍着手念儿歌:“小肚鸡呆呆,嗯嗯呆呆”;唱《大象大象》,永远会唱成“打你妈妈逼”……

让大家笑的同时,也让大脚板无比尴尬。

写到这里,突然就想到了一句话:每个孩子都是种子,每人花期不同。

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,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。

不要看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,细心呵护慢慢长大,陪他沐浴阳光风雨,何尝不是一种幸福。

相信孩子,静等花开。

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,因为——他是一颗参天大树。

不由得热泪盈眶,是的,一年多的灌溉与守护,终于等到了语言之花的绽放。

这天,大脚板正在为学校的粘土班备课,朵朵趴在桌前,突然对正在捏粘土的大脚板说:“妈妈,你在做什么作品?”

“作品?你怎么会这个词?”大脚板一下就惊了。

一定是幼儿园老师说过,让她记住了。

这时的孩子本身就具备了辨认加工词汇的能力(大多数是一岁以后,少数会延迟到两岁后)。

显而易见,他们的这项能力与其本身的词汇储存量多少有很大关系。

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基本的语法之后,宝宝们就会将这些词汇纳入到自己的口头语言系统中来。

语言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,每一个新词通常不是单独出现的,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。

孩子通常不必逐字去教,只需在语境中听几遍新词就能够明白新词的意思了。

所以,当宝宝进入了语言爆发期,家长们会非常惊讶地发现,怎么孩子一会儿蹦个新词一会儿蹦个新词?这些词语好像没人教呀?而且这些词语用的语境怎么都那么对?

还记得朵妹崽在很短时间就学会了三姨公的那句口头禅——“烦死了”,当她皱着眉头撇着嘴,说她的祖祖“烦死了”的时候,全家都为这绝妙的一句哈哈大笑起来。

然而这个时候,孩子的语法结构不是很严谨。

一开始,他们只会说双词句,或者是电报语,甚至会有语法上的错误或颠倒等,都没有关系。

不必轻易打断孩子,只要交流、交流、交流,以询问的方式跟孩子交流:“你是想要说……吗?”或者引导孩子:“哦,你想要去做……?”

这样不经意的引导中,就用正确的语法将孩子的意思表达出来,呈现给孩子好。

这个过程,试着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,让他们乐于表达自己。他也许会结巴,也许会语无伦次,也许我们依然听不懂。

但是都要停下来,耐心地听,再复述孩子的意思。

孩子得到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后,也会去比较自己与他人说话的不同,自然,他们的语法也会变得更加准确,说得也会越来越好了。

成都西南儿童医院
标签:发育注意力理解能力 上一篇: 下一篇:
免费在线评估表

1、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多久了?

2、目前接受过哪些治疗?

症状描述:

温馨提示:我院将于24小时内与您联系,请保持手机畅通,注意来电。

展开更多
预约挂号

loading...